3月31日记录:水肿明显消退 明天免疫+抗血管治疗7 s3 J0 a0 [2 a. q# i( V7 H; K' c
早上在医院量体重(与家中体重仪有出入,81.8KG,与前几天的83.8KG减了2公斤,两个脚踝也有消肿(近2天每天一支白蛋白)。明早开始替雷利珠单抗+贝伐珠单抗治疗。 : _* l: J2 b) f# o- W7 i8 V7 V 替雷利珠单抗换K药,也属无奈之举,毕竟K药现在全球销售额超2百亿美元,号称免疫之王,但从我家用药经历看,一年多,共24次的K药,包括K药单免约17次,K药联合白紫6次,除了最初用K药的2、3次,左右肺病灶缩小外,其他一年多时间,主病灶基本都是稳定或缓慢增大(除了K药联白紫3周期PR,那估计也是白紫在起作用),K药算比较明显的耐药,加之也看到一些K药换替雷后获益的例子,所以在目前国内最热门的2款pd1免疫药之中,K药耐药换替雷也属日常。/ }* w. F* Y5 R- r T/ v
按照常规,2周期后就能看到K药或替雷之后的成效了。/ y# e. H6 ?" R8 G* r2 a6 Z- I
至于启用贝伐,当属意料之外。好处是三周期才用一次药,会省事很多,只是肺鳞癌用贝伐国内没有对应的适应症;而国外由于早先做贝伐的临床试验时,有几例有出血倾向的肺鳞癌患者因出血导致死亡,因而对肺鳞癌使用贝伐的临床极为谨慎,贝伐基本上属于用药禁忌症。贝伐用于肺鳞癌,是超NCCN或CSCO指南用药,而实际上用贝伐的效果也很好。
4月2日记录:替雷+贝伐(第一次)出院,及贝伐的剂量、副作用问题% V2 n0 l1 _- B4 A
早上办理出院,问了医生,贝伐(400mg)也为21天一周期的剂量,按老爸体重约80公斤计算,贝伐用量为5mg/公斤,与说明书所述有所差距,咨询医生5-7.5mg都可以的,这个剂量级别,中国人常用5mg,另外,本身肺鳞癌更倾向于低剂量。贝伐常见副作用为高血压、蛋白质。所以,近期每天早晚测血压,因水肿消退,血压由容易偏低转为正常,今早开始转为以前常见的偏高(140多/80左右),所以又将停药多日的洛活喜加回,另外,后面打算测下24小时尿蛋白定量(做起来也不准),看看有没有什么变化)。 " O' X, l8 q$ V& x. u2 A2 a; P$ X' m 暂未看到替雷+贝伐的副作用,静观新方案的药效。4月5日用第二次地舒单抗(平日每日补朗迪碳酸钙D3片,早晚各1片,每片含:碳酸钙500mg,VD3,200个国际单位)。 & U" o. T3 k; n& Z
4月4日记录:疼痛卡办理及一个小插曲 ; m' }9 h% Z+ W1 F Y 每天都有很多感慨,想努力记录下与父亲相处的点点滴滴,但是一到晚间提笔记录,却常常大脑空白,我想,主要是近期自己也处于一个焦躁期,一方面希望方案早日起效,另一方面又时时担虑病情难以控制,及各种副作用。病人难,家属也不易呀。" M. W/ n. z6 Q$ ^8 o* V
每天早晚2次血压、指尖脉氧,均正常,早上测空腹的体重,又降到77.5公斤,问医生,说原本每天3次的呋塞米和内螺脂,均减为1片。唯一让老爸状态恢复缓慢的,还是胸闷及乏力。准备明天去医院打护骨针地舒单抗时,顺便再问问医生如何调理。 6 L6 d) ~9 ~7 Y) a 吃奥斯康定后,左锁骨己基本不痛了,经医生提醒,去医院办理了疼痛卡(这样购买奥斯康定等止痛药会更方便些),也顺便去疼痛科咨询了一下,医生说我们按照止痛药三阶梯用药方法,用止痛药的方式是正确的,顺便说一句,我近期遇到的一些骨痛的癌友或家属,他们对疼痛药的使用,多数都是规范用药缺失,相关知识也缺乏,造成一些不必要的苦痛。普及止疼常识,其实与普及预防及治疗知识一样,都是极为必要,患者及家属也需要成为“学习型”的病患/家属,才有可能在诊治及费用开支等方面少走些弯路。 - _' @# A9 V, m 办疼痛卡,手续也不少,需提供诊断证明、村居证明、病历及病理报告等,因急于办理,在夹证件的小夹子急速取资料时,空夹子的未瑞,不巧夹到了拇指,一阵钻心的疼痛。我在想,这一丁点的疼痛,我就如此敏感,而爸爸正经历的癌痛会有多么的难捱呀,有人说女人分娩只相当于七分,而最重的癌痛相当于十分。这多么可怕的痛,正在为很多人所经历,人生何其难呀,对于正在经历癌病的人。 ; O. }* T4 @6 {* G5 r+ O 每个人的人生只有一次,所以要倍加珍惜,也愈发理解父亲目前不在状态时的各种负面情绪。晚间,陪父亲一起看电视剧巜无间》(父亲的状态近日似有好转),也在心中默默记录着这些一起经历的时光,每一个一起看过的电视片段。+ _3 A, I* [- U5 v2 K- E* I8 D
希望时光再慢一些走。后续的方案,ctI4、吉西化疗+抗血管的穿插,重启免疫(双抗)……也时时轮转在脑海之中。 ! P7 `0 L0 n' a) H 2 ]6 u4 u+ U& b9 T4 s- 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