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。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x
本帖最后由 癌度 于 2017-3-10 11:24 编辑 - ?' ^- Y. y4 c3 W0 D4 I
- B0 C- o+ w0 @
肿瘤患者在患病或治疗的过程当中,发烧是一种常见的現象。可是一发烧,患者害怕,担心是否肿瘤在迅速发展,或是合并严重感染,恐怕危及生命。家属惊慌失措,六神无主,恨不得一下子把烧退下去,总是感觉医生不尽力。
: h( m8 D/ H% I0 V
- h. W$ b. [' M6 j+ D
( S# ^/ R6 Z8 p# k* r7 H% g
8 S+ G1 U( K9 _$ A4 n! h3 ~
其实肿瘤发烧很复杂,引起发烧的原因很多,可能是感染、药物反应、自体免疫疾病、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不足或是肿瘤本身所引起。大部分病人因疾病本身或接受治疗使得免疫力降低,尤其是白血球偏低的病人,常因感染引起发烧。但是更多莫名其妙的发烧,而且是长时间的温烧不退,称之为 肿瘤热/ 癌烧。
# ^' C! P% k7 m# ~( I9 R- \
) N$ L% `1 q, r9 e6 j. x癌症病人的发烧有两种类型:
* U# I# s8 b- i8 i5 R. h' b) ^" c% A0 ^& l) }6 ?' Z0 J
大多数病人是伴有低热 (体温37-38℃左右);
. f* V9 v. e6 J [& M/ Q# T# }! a0 W1 s$ |% J [
有些病人的发病症状(白血病和恶性淋巴瘤患者)是则以经常发烧为首要临床症状。长期发热会造成能量和体力消耗,所以应该多加留意和给予控制。7 `5 t; ^! [5 |/ y$ l I
先来看一下肿瘤发烧的具体诊治流程,仔细了解下,不要太着急了。$ R) j' B; N; |4 [: q( P
$ K8 \/ Y% N' g1 ]
) S; h7 ^# A" V' C8 L3 ]: U/ p4 y, V3 R# {7 M
首先我们了解一下发热的分度问题: ^7 T" T. J2 @5 O5 O
4 e0 E; q9 d. `# r. E# G \低热(37.3~38℃)2 f1 a8 w- U- W( P0 D- G7 p
中等度热(38.1~39℃)
9 s3 G: _$ n" R7 s0 ?高热(39.1~41℃)
- {% T/ e' t7 _ Y( H/ a超高热(41℃以上)
" k/ O5 L9 b! |$ v9 p( u k) d0 B# A Q
感染性发热: X0 S0 R) p7 M/ Z |
# Y2 j0 [3 N& y3 X0 w肿瘤患者发热的最常见原因是由细菌、病毒、霉菌感染。肿瘤患者免疫力低下,容易发生感染性疾病,最常见的是呼吸道感染,其次是泌尿系感染(尤其常见于妇科肿瘤术后患者)。
0 j% L2 y2 B! e4 G0 N) p) n: L( K1 f. \/ A
1首先,患者身体留置各种导管(颈内静脉、锁骨下静脉置管、PICC置管、导尿管、腹腔腹水引流管、胸腔胸水引流管、胆汁引流管、胃管),如出现持续高热不退的情况,首先应该想到可能存在“管子感染”的情况,导管相关性感染是比较严重的,处理不好会形成菌血症,甚至败血症。这种情况需至医院拔管,并行对症处理。
% V; F; b' \# C, k I! }& s
S3 F9 D$ S6 Q v& u2其次,手术伤口感染或者,长期卧床褥疮,破溃伤口感染
: I0 |. x$ R+ t
# ~& x5 T& D# e2 p) f6 p3化疗后发热。据估计,化疗后9成以上的患者会出现白细胞下降。白细胞下降患者中约70%的发热由感染引起。8 N4 m5 `! e! H
" g- v# U' q. ?* s [9 t+ t* U7 ^ w4感染性疾病中又以细菌感染最多见,因此应首先考虑。白细胞总数升高,分类中以成熟中性粒细胞为主,伴中性粒细胞,及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升高,通常提示为细菌性感染(少数见于中性粒细胞性类白血病反应)。# x+ N Q, _4 `1 h5 P& q: @
8 y5 [8 M* }. E9 w- U
感染性疾病中的结核、伤寒、副伤寒、病毒感染、疟疾等白细胞总数并不增多,应结合临床症状、体征、热型和病程等综合分析,并做选择性实验室检查加以鉴别。; _1 r8 w& N; t5 T, b5 a! d( M7 H8 F
; ^0 `0 L# n# k7 e" ~$ b如为感染性发热,要分析病原体是什么,那就要做辅助检查7 b6 z, q% v/ Z) u$ ]
) A. F% _3 M7 k8 E
" S# e" a- d4 _& `7 Y) z
0 u; Y) r) t4 @! i; K血白细胞和中性比列增高提示细菌感染,淋巴比例增高提示病毒感染,幼稚细胞增多提示白血病 ,C反应蛋白(CRP)、降钙素原(PCT)、人中性粒细胞载脂蛋白(HNL)在细菌感染时升高往往较病毒感染明显。
; y8 j/ |6 L0 s% O P0 }- K9 E- ]
尿常规。
2 C4 C2 z9 t1 T. d6 V+ x1 Q- g
: E) U; _' c/ D) Z. A便常规。- \$ G) T/ c' K/ b
+ ~3 Y$ H# S# |; Q) G9 r, J
其他:根据病史、症状、体征提供做相应检查
% {/ D0 i) ]& P! X# n P
# J( `" @, s& D( V" j0 a! U细菌感染可为局部,亦可为全身感染,引起长期不明原因发热的常见原因有结核、伤寒、副伤寒、感染性心内膜炎、败血症等,可通过血培养肥达反应、PPD试验、超心声动图等进行鉴别。
/ q! C' {. D3 }6 o- d, x* Q8 l
, l, U) R" j# |+ |确定感染部位
& m" S8 h9 W0 v# `* @6 W
$ a8 s5 e3 P7 |* d0 x2 r3 l7 _! y发热伴咽痛、扁桃体肿大、白细胞升高为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;
% t) s3 e9 f3 v5 v) r8 H2 \! y, b% M/ q
发热、咳嗽、胸痛可能为肺炎,摄胸片可明确诊断;
}& y0 @" b+ b5 e8 C+ v/ ?
3 D1 @' H* k# {2 v发热伴大量脓臭痰提示为肺脓肿;$ U; T# q2 m( j! m- a
, `9 R( S7 {; y' Z8 P) X
发热伴右上腹痛、黄疸,提示为胆囊炎胆石症;
* R* a9 M% Y. a6 |, p+ t4 k4 Q% ]5 r# x5 ~6 `, z: p6 ~
发热伴寒战、尿频、尿急、尿痛、腰痛,结合尿液检查可诊断为急性肾盂肾炎;
! I& I3 Y; s# m% t9 _) v- L, l% v/ Y6 e( }
发热伴咽痛及肝、脾、淋巴结肿大,结合血涂片中有异常淋巴细胞,血嗜异性凝集试验阳性,可诊断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;
( J* N/ G( }4 n6 t& f! n+ p7 d3 S4 I V4 J( `# k
发热伴头痛、恶心、呕吐、意识改变,提示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,如脑炎、脑膜炎、脑型疟疾;
2 T( ~9 K6 z4 u7 c: V
# P. A6 P: g$ I5 X; V发热伴皮疹、关节痛、脾肿大及明显全身毒性症状,提示为败血症,可行血培养、骨髓培养加以确诊。, P+ e6 t- g. _
9 ^1 `# v7 \. |$ t
肿瘤热
; j4 \3 `3 J/ T5 z+ `1 o0 h+ Q; t
" P( p* D% ^5 f( N9 r5 s什么是肿瘤热?
5 l2 U0 {: Y/ y$ O- q/ F
! a$ d. ~ X c2 r* I9 e肿瘤本身所引起的副癌综合征,主要表现在恶性淋巴瘤、急性白血病和肾癌,也可以发生在实体瘤的进展期,尤其是原发性肝癌,肺癌
. O: J1 _1 R9 b肿瘤热有什么特点?
: P7 b' x8 H4 Q. X9 v2 d1 y6 \1 O4 l7 {2 `5 ]0 C
热程或短或长,有的可达数月之久,可呈间歇性。
9 Z Z# ]+ [ l9 c2 F1 |' k+ Q0 S+ g6 }6 ?# u* w7 g4 [
常为不规则热或弛张热,少数呈稽留热,体温在37. 5~38. 5℃之间。6 q( Y; H" B; `( X
9 y& t4 S7 n3 Y# q7 [( g& R) @发热时全身症状可不明显,患者有时不能感 知;或无明显不适。+ F" h+ v/ Z' o: N+ \
+ }. l o8 L, L抗感染治疗无效,对解热镇痛药反应较好。
. S: b& {2 S J! M9 T0 U' ], C a
单纯的癌性发热常以低热为主或仅自觉身热,而体温并不升高。
3 f) t0 M% @- u
: [1 t6 S8 O# u/ g血液检查:外周血中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值大多正常。
8 E9 o0 m4 O2 x8 Y% m8 t
: d2 v8 ~5 a2 z' a$ O 肿瘤热患者多不伴有恶寒或寒战,表现为中低度发热,以下午或夜间发热为主。
$ }5 t3 g& s) A6 C
1 S% u! f# m- r8 T( p' s引起肿瘤热的原因有哪些?: U, i) E; \/ V
! S# J! X& w% s: p$ K' K+ `
肿瘤本身引起的发热、7 H4 C* a/ [/ ]. q5 N4 Z! C) f9 Q
3 A7 j. N9 ]) @. r1肿瘤生长迅速,细胞发生坏死,坏死的组织被人体吸收而发热,俗称吸收热,且胖瘤细胞可释放致热源导致发热。
& \' R2 d4 q+ T% w# P
1 D. G! ?4 ~7 u# T' u, n/ H2癌细胞刺激机体,使白细胞向肿瘤组织浸润,而白细胞可产生致热原,使体温调节失效而发热。
! p d- o) q3 b( {2 m9 ?$ S- N3 G$ ?+ t5 M5 }. X; F a% `
3脑转移后中枢性发热。当癌转移至下视丘的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, 脑膜癌,脑膜白血病等转移至中枢神经系统的肿瘤。
6 T; R+ `- @3 g& A6 g4 U1 l K
5 k5 ?1 q$ f2 _9 x
$ q! O5 `$ P7 N7 n; y/ \
( n1 [: z$ C. ]这类发热不多见,可作脑CT或者核磁确诊。脑转移引起的发热一般特点:突然高热,体温可直线上升,达40~41℃,持续高热,虽然高热却无颜面潮红等表现,反而可见皮肤干燥、四肢发凉。高热时用抗生素及解热剂疗效欠佳。8 u. N7 `4 i) @9 G
9 G; D3 w+ u7 ^+ C- [/ f
4癌症晚期由于电解质不平衡,机体代谢失调,导致发热。
" w6 Y7 x/ V$ E% i- |6 Y- N) f7 [5 Q2 O: u
5癌症病人最终由于长期营养不良、过度消耗,以致体温调节中枢失去平衡 。
6 H# p. z% Q0 k5 |! _2 M( d7 Q9 B2 R5 \; J6 g' E
6再次、放疗后发热。主要由放射性肺炎引起。食道癌,肺癌,纵膈肿瘤患者往往可能会进行放疗,射线剂量和累积可能会造成放射性肺损伤,继而引发放射性肺炎,可根据病史、体检及胸部X线而诊断。0 Z8 e, W- \% _: e$ M
1 j' k2 K: D; w- B1 [5 c! y; @
肿瘤热与感染热的区别
& M) s# T( b$ f- B' s" a Z* E V
( ]5 w" ^5 ~0 p# X3 c. i
" `# {# M% l0 Q2 k! a& k2 X; }3 k+ \* Q X
治疗:: S8 j) d1 h8 } l
- g: N7 j3 B* l; c! r9 \2 u v1吲哚美辛,对乙酰氨基酚0.5g/次,安痛定2ml/次肌注,地塞米松5~10mg/次ivgtt;可使用消炎痛栓肛塞退热。! ], m/ E" z4 h8 i
) @# L0 z: d( y, I% g$ M+ I0 b6 Z2合并感染的患者:根据细菌培养的结果选用适当的抗生素。
, W( V( [7 {& P$ u) [3 P/ h* D8 J! o) |
4 U. x0 Z2 ^3 {0 c8 h
+ {" g7 A/ u6 X3有研究发现,萘普生对肿瘤热有更好,更快的效果,并且在鉴别肿瘤热和非肿瘤性发热具有诊断价值。如果三天以后无效则停止用药,有效则继续服用二周。" I0 f8 j: V0 d* E8 ^5 P
" M4 p+ S4 u- ]) r l1 d: g在使用过程中,可能出现出汗较多的现象,主要原因为患者体质较差。
: a* D' D, M" t. D' J$ k, G5 ~- G8 J4 u
在肿瘤热消退后萘普生即使减低剂量,亦能达到较好的退热效果。
0 N4 j, [0 W+ v! I- W: C: e
! {% Y* Y2 ?6 ^- b若长期使用应考虑其潜在的不良反应:胃炎、消化道出血,尤其是血小板减少。 还应注意与萘普生相关的禁忌症,如心、肝、肾功能不全。
9 `3 g/ q. s1 l7 S4 d" {! K
! f' l: H- m2 y9 U有些患者在停用萘普生后肿瘤热可以复发,若再次出现发热,应重新评估,再次排除感染和其他原因的发热。, W! j# v( p. Y, \; F
8 {; h; D7 \# n! s R4体温达39℃以上,可以采用物理降温,如用50%酒精擦浴、擦背部、胸部和四肢;或冷水、冰块、冰袋置于大血管和前额处和腋窝处。温水擦浴时加入适量薄荷油等都是降温的必要选择。4 j; I5 y( G4 _! C3 e- d
2 ~& T3 x- n6 g' k4 j/ [
中医治疗:
: G: j$ n8 k% _' P+ \# \$ m+ H, M
感染发热与癌性发热,中医学认为是外感发热与内伤发热,外感发热由风、寒、湿等外邪及疫毒所致,入里化热,或温热之邪,由表及里;内伤发热是气血阴阳亏虚,脏腑功能失调,郁而化火。
7 F! d t* A; a+ P6 y- e( ~" y j8 ]2 t- O
代表药物:西黄丸,新癀片,片子癀。
- w6 V. d+ p4 o( m! x. ^
8 F2 \4 k2 @* H0 f/ [ 药物热
7 y, r, G) R& `6 s/ x# l0 C5 j) {3 c: X8 E: j$ Q
肿瘤患者常常会用到一些特殊的药物,如博来霉素、顺铂、干扰素、白介素、唑来膦酸等等,这类药物常见副作用就有发热;还有输血及血制品有关的致热原性反应也会导致发热,比如输注白蛋白,输血等;由于脑肿瘤或者某些特殊癌症需大剂量长程使用皮质激素。激素应用后引起的肾上腺危象,一般比较罕见。
! W# o& J1 X v/ ] v. _; a4 Q6 E$ {1 X' ^4 l: L1 q" z
治疗:, u0 d/ G8 u0 o9 g+ S3 X% \
) O! |; _5 h/ a/ b5 i
一般不用特殊处理,停药后24小时内热会自行消退。一般处理方法是多饮水,也可以适当服用一些常规退热药。2 Q3 M% j/ I$ A" q) }+ q
" u& F ]9 |& {8 r/ y F
肿瘤患者发烧护理, {3 N4 `& Q4 e/ P( c! W. y
8 y" l% x5 Y9 O8 y2 F( Z( T' ]
. J. S2 v' O) T M) Q2 X. H0 N9 g. s高热的时候绝对要卧床休息,同时保持个人和环境卫生,做好口腔护理,预防口腔感染。) L- V" [2 G7 `. s' U+ N- I' `' Z
9 p! j2 ?# ~4 S7 m/ c3 X" X
$ `4 z/ f# B* ^3 d" U m* G饮食清淡、易消化,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,一般以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主,如米汤、稀饭、面条、藕粉等,并搭配一些新鲜水果。退烧后,可以食用清鸡汤面,菜泥粥等食物。到病情恢复后期可以多补充瘦肉、鱼、豆腐等高蛋白食物。# z4 u6 |- h8 f1 l0 k v
5 N$ w! N# K, S4 i发热后汗出湿衣,注意及时更换衣服;卧床病人,也要及时更换床上用品,防止当风感冒和褥疮,加重病情。
$ g% P: E) f( H+ V) h1 [
: V, \# m/ v" Z; ?体温达39℃以上,可以采用物理降温,如用50%酒精擦浴、擦背部、胸部和四肢;或冷水、冰块、冰袋置于大血管和前额处和腋窝处。温水擦浴时加入适量薄荷油等都是降温的必要选择。
; W/ N# t+ j( N+ E% O0 G
# ? ^' C2 F$ f N2 p% ?. { 持续发热时应立即联系主治医生,沟通具体情况,确定是否及时送医院治疗。
5 M+ {1 a% e$ @& n% L! }$ \& e
8 y: b! K. b$ d8 A- \9 B
* i- c, | B) W5 F, d5 u9 V+ k
- K7 ~- v1 K. x& H" }& B肿瘤患者持续高热,伴有胸痛,严重腹泻,单侧肢体水肿,意识障碍需及时送往医院治疗。应该警惕合并肺梗死、伪膜性肠炎、深静脉血栓、颅内转移性肿瘤等常常出现持续高热,这些情况预后凶险,应第一时间送往医院,否则会直接危及生命。) C T( |9 y) H. `" ~" l
5 o( q4 L, F' u3 A# b) J) Z7 c
高热发生抽搐时应注意安全防护,给予约束带或加床栏,防坠床8,预防并发症发生,高热伴有惊厥可给予人工冬眠治疗 。 |